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南昌市 区县地图 街道地图 乡镇地图(辖5个市辖区、4个县。共28个街道、46个镇、33个乡)
东新乡百科名片东新乡,乡镇名,叫东新乡的乡镇有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东新乡、湖北省大悟县东新乡、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东新乡等。 基本概况东新 乡地处江西省南昌市郊南、赣江之滨,与新建县生米镇隔江相望,距县城莲塘12公里,距省会南昌市7公里。辖石歧、河下、利用、东岳、大洲、小洲等6个行政村和东新街居委会,截止到2008年有17000余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00亩。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特色农副产品有马蹄、蔬菜、禽蛋、水产等。
东新是一个发展中的乡镇。199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280万元,财政收入19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进入21世纪以后,东新乡党委、政府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二十字”发展方略和“一稳二转三加强”的战略思想,抢抓机遇,打好区位优势这张牌,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面向全国,大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壮实财政、富裕农民的发展思路。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全乡实现财政收入600万元。
邮编及代码[邮编]330209
[代码]360121205:~001东新街居委会 ~200石歧村 ~201河下村 ~202利用村 ~203东岳村 ~204大洲村 ~205小洲村。
历史沿革1958年设东岳公社,1968年并入桃花公社,1970年改设东新公社,1984年改乡。[1]
基础设施东新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江南最大综合批发交易市场——洪城大市场和南昌市朝阳蔬菜批发市场到东新分别仅有5.5公里和4公里。全乡交通四通八达,省城外环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到2008年,通往县城和南昌市的三条主干乡道和80%的进村(组)公路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通讯事业发展迅速,乡、村组已全面开通了程控电话,全乡程控电话总量已超过450门,移动通讯和传真通讯都已开通。水、电供应充足,全乡电力实现市郊和南昌县城双线供应。
经济建设21世纪新经济形势下,东新乡充分发挥本乡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潜在的生态优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紧紧围绕市、县规划,着眼于已有的项目,结合乡的总体规划要求,全力把东莲路以北区域打造成现代商贸区、生态住宅区、都市休闲区,构筑一座生态优越、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充满生机活力的昌南新城。将东莲路以南打造成依托水运、陆运为特点的工业园区,培植新型产业带东新乡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南昌小商品城项目推进为突破口,千方百计上项目。优化环境,巩固内资,主攻外资,着力把东新打造成一个商贸大乡、经济强乡,实现从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努力把象湖新城东新区域打造成二产三产集聚、人气商气汇聚、生产生态共聚的新型区域。到2008年,全乡已有轻纺服装、医药医器、水泥制品、专业种养、农富加工、饮食娱乐等六大支柱产业。于2008年初开始建设的南昌小商品城和华东建材物流配送中心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五金和建材专业市场。[2]
2008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完成8.688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52.46万元,增长666.3%,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完成9431.03万元,增长968.8%,跨入全县3个亿元乡镇行列,位居第二,实现了从人口小乡到财政大乡的转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847元,增长12.2%。全乡综合经济实力跨越式迈上新台阶。
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一年来,围绕“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农业变三产”的思路,全力推进东新乡的城市化进程。一是组建了城市的管理体制。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了象湖新城党工委、象湖新城管委会,实行以城带乡战略,从体制上明确了东新乡的城市化发展方向。二是全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抚生路、八月湖路、滨江大道及东莲路和象湖路建设,道路总里程18公里,总投资1.9亿元。抚生路、八月湖路、东莲路、象湖路四条道路的路基、排水、排污工程已全部完工,象湖路路面硬化工程全部完成,其它三条路的路面硬化工程完成80%,今年5月底全面完工。城市道路框架逐步显现。三是全力推进城市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了象湖电排站、公交站、垃圾中转站、八月湖路桥、水上高尔夫、变电站、排污、现代外国语学校等八大城市配套项目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四是全力推进城市产业发展。共引进重大重点项目2个,实现合同外资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545亿元,占县下达任务数118.85%,全面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任务。南昌小商品城第一期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900余套商铺已基本售完;第二期15万平方米商铺正在抓紧建设,已建成18栋450套。南昌钢铁交易中心总投资6亿元,已正式签约,现正在办理公司注册手续,今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新城院区总投资10亿元,正着手办理土地报批手续,今年底动工建设。江西电视台数字影视(产业)中心总投资12亿元,正在抓紧洽淡。南昌东新港物流园区总投资10亿元,正在与中外运、省外贸储运公司洽淡。重大重点项目的引进建设,为东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后劲。五是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建立乡、村、城管联动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村级目标千分制考核和干部失职责任追究制度,严防死守,从源头上控制违章搭建。去年拆除违章搭建面积6000平方米,清理违章栽树2万余棵,制止违章开挖鱼塘10处。
社会事业发展显著加快。大力推进百姓幸福工程,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实施奖学助学工程,为考取大学一、二本的新生28名、考取重点高中的新生18名发放奖励资金15.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名1.3万元;免费为3017名中小学生提供教科书。完成了东新实验学校的规划设计及报批工作,利用村小学危房改造进展顺利。文化事业:每个行政村均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小洲、东岳、石歧三个村均设立了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已经启动,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有序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卫生事业:新建东新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4%,享受人员997人次,补助金额140.3万元,群众就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计划生育:出生率控制在11.38‰以内,计划生育率77.82%。查处“两非”案件2例,育龄妇女信息资料微机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摘除了“全市计生重点指导乡镇”的帽子。民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组织12名白内障患者作了免费复明手术,帮助19名残疾人员成功就业。帮助精残7人、瘫痪2人、眼盲7人、肢残4人开展康复工作,并发放药物、轮椅、电子盲表、肘拐、腋拐等。就业保障:加快失地、失业农民的转岗就业培训和转移工作,有序输出劳务人员1428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完成38人,占年度任务的103%。环境整治:在全乡开展了环境整治,清理垃圾1000余吨,清理路障130处,植树造林110亩。投资11万元改建了东新街农贸市场。投入30余万元,安排专职人员,对即将改造的滨江大道路面环境进行养护整治,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农村建设:突出加快了石歧杨巷新农村建设,在理事会、村民监督小组的指导下,已完成建房、改水及路网、管网、水塘改造,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文明和谐程度显著提升。弘扬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平稳推进了征地拆迁,妥善处置了各类矛盾纠纷。一是大力推进项目拆迁安置。在省市重点项目上,积极配合省、市项目建设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专职推进,以最快的速度平稳推进了南昌铁路西环线、向莆铁路及西斗高压线等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前期工作,确保了重点项目在东新境内如期顺利开工建设。在拆迁操作上,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包项目,乡村干部包组包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一把尺子丈量,一个标准补偿,一种待遇安置,真正让群众放心、顺心。去年重点推进了小商品城一期、大洲安置地块、小洲东新大道排污、八月湖路、抚生路、东莲路以及向莆铁路沿线、滨江大道拓宽改造等项目拆迁,共拆除各类房屋1000余栋21.7万平方米,其中主体房520栋,搬迁坟墓1500余棺 。[3]
2009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51亿元,增长21%。推进了13个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增长122.5%,有效拉动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财政实力持续提升。财政总收入实现1.109亿元,增长10.36% ,位居全县乡镇第3、全市乡镇第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441万元,增长0.11%。开放型经济持续增长。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占县下达任务数100%,2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实际利用内资2.2亿元、外资1200万港币。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60万元,增长18.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86元,增长14.3%。
城市面貌展现新形象。抓规划谋长远。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修订完善了象湖新城控制性详规,控规区面积29.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5万,为象湖新城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抓路网构框架。重点推进了抚生路、八月湖路、滨江大道、东莲路、象湖路、芳华路等路网建设,八月湖路和抚生路、东莲路及象湖路一期工程已竣工通车,滨江大道拓宽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采取BT招商方式建设的芳湖路西延、诚信路、象湖四路、诚义路、抚生西路、桃花东路等道路排水工程已动工建设。采取城投融资方式建设的东莲路、象湖路、汇仁大道西延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前期工作。目前,新城已建成道路总里程近25公里,实际投资逾3亿元,城市发展框架逐步拉开。抓配套增功能。重点推进了学校、医院、公交等配套建设。在学校方面,各楼盘教育资源整合已签订委托代建协议,将建校用地固定下来。投资近1亿元、占地106亩的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竣工。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20亩的东新实验学校第一期1.8万平方米土建工程已于去年10月份开工建设,今年9月份交付使用。占地120亩的莲塘三中已动工建设。在医院方面,已完成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890亩土地报批工作。投资300万元、占地9亩的东新卫生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公交方面,启动了象湖新城公交枢纽站建设前期工作,新城公交车加密将于今年春节前到位,旧车换新车、增设东新至洪城大市场班次将于今年3月底到位。同时,7.5公里抚河故道和4.3公里雄溪河景观改造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新城东西两侧各建成一座大型垃圾中转站,象南、象北及抚西三个社区居委会正式运行,服务城市居民水平正在进一步提高。抓管理添品位。铁腕控违。强化乡、村和城管职责,建立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对违章搭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勤巡查、早发现,快制止、速拆除,有效控制了违章搭建。三年来全乡共拆除违章搭建1.6万平方米,清理违章栽树3万余棵,制止违章挖鱼塘120余处。铁心治乱。组建了象湖新城公用事业管理所和城管市容中队,重点加强户外广告招牌、建筑垃圾管理,强力整治施工工地后八轮超载、泄漏、超速,市容环境进一步好转。
城市产业实现新发展。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产业发展,就是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一是传统服务业重点促进了文化东方大酒店、一代佳人娱乐城等项目加速报建,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二是商贸物流业推进了南昌小商品城一期400亩30万平方米商铺建设,市场销售行情看好。目前小商品城公司正在与浙江永康、义乌100余家客商洽谈,今年11月正式营业。三是房地产业精心打造了伟梦清水湾、中新幸福时光、九里象湖城等16个楼盘,已建成面积650万平方米。九里象湖城和绿地山庄已全面竣工,其余14个楼盘进入二期或三期开发建设,新城宜居容量逐步增大。
社会事业取得新突破。教育事业:加大奖学助学力度,为考取一、二本的27名大学生、重点高中17名高中生,及获得国家、省、市、县论文奖的教师、竞赛奖的学生发放奖学助学金48万余元。河下小学已从危房搬出,实行租房过度,异地新建工程已全面启动。文化事业:举办了“七一”文艺汇演和迎元旦演讲比赛,开展了国庆60周年成果宣传活动,组织了100余场送戏送电影下乡演出,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卫生事业:东新卫生院新建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426人,参保率达96.36%,享受人员1340人次,补助金额175.38万元,群众因病返贫现象得到了有效抑制。计划生育:全乡共结扎178例(其中二女户11例)、上环499例、人流32例、中期引产16例。全年出生率为13.75‰,计划生育率为85.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0‰。完成“两非”案件1例。计生工作进入了全县一类乡镇行列。民政工作:对城乡低保进行全面清理和动态电子化管理,清理了部分生活水平好转及死亡的城乡低保户,取消了192人,新增了187人。并根据生活水平相应调整了部分低保户的低保金,全年发放低保金及调标金106.8万元;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发放十四类参战人员及在乡老复员军人一次性生活补助和定期定额补助7.4万元;及时赈灾救灾,除各类救灾物资外,为特困户发放救灾资金7.2万元。同时,为12位白内障患者和2名唇腭裂患者分别免费做了复明和修复手术,资助7位精神病患者每年服用200元药品,资助肢残人、聋哑人等各类辅助器具15套,资助2名残疾人、1户低保户和2户五保户4.1万元住房修建资金,资助1名残疾种养户10000元种养资金
|
![]() |
![]() |
![]() |
![]() |
![]() |
![]() |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广告位2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广告位3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广告位4招租(300*60) 300元/月 年付85折 电话:13625689727 |
直辖市 |
|
---|
省 |
|
---|
自治区 |
|
---|
特别行政区 |
|
---|